2021年5月20日,由江苏省作家协会、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主办,江苏省作协创研室、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承办的江苏青年文学论坛暨“江苏当代文学研究基地”揭牌仪式在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气象楼报告厅成功举办。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、书记处第一书记、常务副主席汪兴国,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、书记处书记、副主席丁捷,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副校长闵锦忠,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社科处处长蒋明敏,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院长吴志杰、书记朱庆峰等以及来自省内外的作家、文学评论家、媒体记者及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师生出席了本次论坛和揭牌仪式。
闵锦忠副校长致辞
闵锦忠副校长代表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向大会致辞,对参会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。他首先介绍了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的发展概况、优势学科、科研成果,接着介绍了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的发展及学院在教学、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果。闵教授表示江南是天下文枢,南京从古至今,文学经典钟灵荟萃。在这柳絮纷飞的五月,南信大热情满怀,欢迎这场文学盛典的召开,预祝论坛和揭牌仪式圆满成功。
汪兴国书记致辞
汪兴国书记代表省作协致辞。汪书记表示,文学的梦想总是与青春作伴,省作协非常重视对青年作家的培养,始终在发现和探索培养文学青年的机制。江苏是文学大省,青年文学论坛是作协培养队伍、厚植文学土壤的重要抓手。1999年以来,省作协已在四个大学举办青年文学论坛,今天在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举办的“青年写作的地方性与世界性”青年文学论坛是2021年省作协举办的首场文学论坛。感谢南信大对江苏作协、江苏文学工作的大力支持,感谢作家、评论家对江苏文学事业的关注、支持。“江苏当代文学研究基地”在南信大的揭牌成立,不仅将加强、加深江苏文学事业推介、宣传的力度,更将提升当代文学研究水平,丰富当代文学研究成果。
揭牌仪式
揭牌仪式之后,省作协2021年首场江苏青年文学论坛正式举行。本次论坛的主题为“青年写作的地方性与世界性”,吴志杰院长主持论坛,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、同济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胡桑、南京大学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副教授叶子、《青春》主编李樯、青年作家三三、焦窈瑶参与本次论坛。作家和批评家在思想上高维碰撞,观点交相辉映。
论坛现场
三三老师首先发言,围绕青年写作地方性和世界性的问题,她表达了对“地方性”的担忧。如何写出地方,地方会不会成为青年写作的捷径,我们保护地方,每个个体的真切细节才是真实,不是地方性所能归纳的。其中方言起了重要作用,它不仅仅是文学表达,更影响在地人生的思维方式。对三三老师的思考,叶子教授提出了自己对于青年写作地方性写作的理解。她认为,正因为文学传播、全球化的发展,地方性和民族性才更加坚固,世界性写作首先也需要和地方性写作联系。李樯老师则从自身主编视角出发审视青年写作地方性与世界性,在地方性和世界性之上应该是文学与人,作者写作的地方性主要体现在本土环境、汉语写作等方面。胡桑教授对于地方性的写作则提出了自己的疑虑,刻意的地方性狂潮实际体现出了功利性。在互联网时代,地方性是否被消解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焦窈瑶老师从多个例子的比较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,青年写作会无意间带有世界性与普适性。对于其自身来说,与其找各个地方的鲜明性,更希望寻求普适性。接着,丛治辰教授表达了对于此次论坛主题的几点感受,相比地方性,他更强调“在地性”,他说,我关心我所在的地方,所以我去关注世界。世界从未离我们远去,并且在趋向于雷同,在这种情况下,寻找地方性变得极其困难。
随后进入现场互动阶段,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的师生们积极踊跃地向各位作家学者提出问题。作家学者们根据所提问题,认真清晰地为师生们答疑解惑。
丁捷书记做总结
最后,丁捷书记做总结讲话。他讲述了自己和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的缘分,并对参加这次青年文学论坛的作家、评论家对谈进行了总结与阐释,并期待着和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的进一步合作。本次论坛与揭牌仪式最终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