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德·语言文学跨学科高层论坛系列讲座 “何谓日常生活”成功举办

发布者:邸平作者:图/童爽 文/陈慧君(研会)发布时间:2021-11-02浏览次数:988


为进一步促进学院语言文学跨学科发展,10月27日下午,由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组织召开的“明德·语言文学跨学科高层论坛系列讲座”在气象楼报告厅举办。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新诗研究所傅元峰教授作“何谓日常生活”专题讲座,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副院长赵霞(主持工作)、党委书记范勇及200余名36365线路检测中心no1教师及学生参与讲座。

赵霞副院长致辞

讲座由赵霞副院长主持并致辞。赵院长首先对傅元峰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,并介绍了傅元峰教授的学术成果,希望在座师生能够抓住机会,在此次讲座中思考文学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。

讲座伊始,傅教授首先向在场观众提出了:文学语言到底是什么?判断一个作品优劣的标准到底是什么?这两个发人深思的问题,从而强调日常生活的思考是寻觅这些问题答案的环节。随后,傅教授又详述了“日常生活”的主要概念,得出日常生活是一个庞大的共同体,是单数概念,是文学语言的源头等重要结论。

傅教授接着又以陈忠实的《白鹿原》为例,生动细致地将“日常生活”的概念观念化,引导大家把文学从主题、题材中分离出来,回归到文学语言。他认为,历史学与奇观是日常生活的失常状态,单纯的叙述、描绘、映现与观念化并不能呈现出日常生活之美。傅教授旁征博引,运用大量经典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见解与看法。指出,日常生活的文学表达不能仅靠记忆,一个真正优秀的作家往往靠遗忘或是碎片化的拼接,方能在无意间体现最为本真的日常生活。

傅元峰教授的讲座贴近生活,见解深入。在提问互动环节,我院师生踊跃地与傅教授进行交流与讨论,反响热烈。师生共享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盛宴。

讲座现场

最后,中文系庞秀慧老师对傅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,并作出总结。希望此次讲座能让同学们养成文本细读的习惯,并善用跨学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丰富自我,磨练自我,发现生活中的美好。本次讲座,傅教授将理论与实际文学作品生动结合,深入浅出,引发了同学对于文学语言的深刻思考,使同学们受益良多。